多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单记章驾车从北加州驶向南加州,车程超过500公里。刚吃过午饭的他感到一阵困倦袭来,副驾驶上的妻子也昏昏欲睡,惟独他从后视镜中看见年幼的女儿在后排安全座椅上蜷成一团,心中猛然警觉,“那一刻,我意识到出行安全不能再靠侥幸。”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促使单记章踏上了智能驾驶芯片的创业之路。他坚信,一枚芯片能够在瞬间完成从感知信息采集到决策执行的全链路计算,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比人类驾驶事故率能降低至少10倍。
单记章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者的奋斗史,更折射出中国智能驾驶芯片行业的成长轨迹和技术变革的波澜壮阔。
从硅谷到上海:一位芯片人的技术与商业长征
作为黑芝麻智能的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拥有近30年的芯片研发与产业经验。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硅谷豪威科技(OmniVision),这是一家在图像传感器领域名列世界前茅的芯片公司。单记章参与了公司首颗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推动豪威科技于2000年登陆纳斯达克。然而,上市初期的股价暴跌让他深刻体会到“技术领先只是起点,量产和生态才是生存的关键”。
这段经历锻造了单记章的全链条思维和务实作风。豪威科技的业务跨度涵盖芯片设计、软件开发、算法研发及客户现场支持,单记章曾身兼数职,逐步从单一技术专家转型为跨界综合型管理者。正是这种全方位的经历,奠定了他日后创业的底气和方法论。
2016年,在豪威科技被中国资本私有化并转型期间,单记章决定独立创业,聚焦智能驾驶芯片领域。彼时的智能驾驶芯片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形成,但单记章敏锐地捕捉到两大趋势: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为自动驾驶算法的实现带来了可能;二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从机械定义向软件定义的转型。尽管身边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他的选择,单记章坚信这是一个“颠覆游戏规则的机会”。
华山A1000:开启国产智能驾驶芯片元年
黑芝麻智能于2020年发布的“华山A1000”芯片,成为国产智能驾驶芯片的里程碑。这款芯片相当于汽车的“大脑”,能够实现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并且是国内首个大批量装车的智能驾驶芯片,已经应用于吉利、东风等多个主流车企的量产车型。
华山A1000的成功,背后凝结了单记章团队多年积累的芯片设计经验和对汽车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芯片性能的强大不仅体现在计算能力,更在于兼顾车规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正是智能驾驶芯片的命脉。
2023年,黑芝麻智能进一步推出了“武当”系列跨域融合芯片,如C1236和C1296型号。这类芯片设计创新,将座舱与智能驾驶任务合二为一,用一块芯片的钱完成两大关键功能,极大提升了车企的成本效益。面对智能汽车产业对算力的飞速增长需求,这种“多能合一”的架构设计无疑为国产芯片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弯道超车”的华山A2000与技术哲学
智能驾驶芯片的算力直接决定车辆能处理的感知数据量、算法复杂度及决策响应速度。单记章透露,黑芝麻智能最新的华山A2000芯片采用7纳米工艺,性能可媲美业界4纳米旗舰芯片,并计划支持L3-L4级自动驾驶,以及原生支持大模型端侧推理。
7纳米工艺在芯片制造上具有显著的技术门槛和投资压力,全球芯片巨头都在向更先进的工艺节点迈进。黑芝麻智能能在7纳米节点达到如此性能,无疑体现了其强大的架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现水平。单记章强调:“7纳米做到这一性能,全球没有第二家。”
这背后体现出单记章及其团队的技术哲学:不依赖顶尖工艺“堆叠”算力,而是在有限资源下通过架构创新实现性能跨越。正如DeepSeek团队用有限算力训练出顶尖大模型,黑芝麻智能则以架构设计弯道超车,破解国产芯片工艺受限的困局。
生态为王:黑芝麻智能的全链条合作模式
芯片研发是“规模游戏”,单片芯片的研发成本动辄上亿美元,只有达到足够量产规模才能摊薄成本。单记章认为,车企自研芯片会限制选择空间,这也是特斯拉早期自研芯片后转向与第三方合作的现实写照。
因此,黑芝麻智能选择了“芯片+算法+开发支持”的全流程技术伙伴定位。不同于纯卖芯片的二级供应商,也区别于承担整套系统的一级供应商,黑芝麻智能提供一整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从芯片到算法再到工具包和工程师支持,协助车企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这一路径正是单记章多年在豪威科技积累的经验延伸——坚持不与客户竞争,专注提供客户所需的核心价值。2023年黑芝麻智能与吉利汽车合作,在杭州湾驻扎数百人团队,12个月内完成芯片软件、算法到量产测试的全流程,成功实现华山A1000在领克08车型上的装车量产。
资本与市场:从私有化到港股上市
黑芝麻智能2016年成立,获得了北极光创投、蔚来资本等多轮融资,战略投资方涵盖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上汽集团、博世、东风、吉利、腾讯和联想等业界巨头。强大的资本和产业背景,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8月,黑芝麻智能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香港首家以车规级芯片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也被誉为“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单记章认为资本的敬畏和投资机构的产业逻辑认同,是公司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
迈向未来:智能芯片的中国机会与挑战
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智能化浪潮汹涌,预计2030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智能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预计达到40%以上。国产智能驾驶芯片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但挑战同样巨大。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高度依赖协同,先进工艺制程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单记章坦言,芯片行业某些环节处于“最坏的时代”,但AI端侧推理芯片需求爆发和具身智能崛起,让这个行业同时迎来“最好的时代”。
他坚信,真正的创新是在资源受限环境中寻求极致突破。黑芝麻智能的“DeepSeek式”攻坚,正是这份创新精神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