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突破不断引发全球关注。近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首席设计师王永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研究所团队已经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新一代战机的设计与研发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标志着AI力量正深度融入国家军事科技体系,成为中国迈向航空强国新阶段的重要动力。
一、沈飞牵手DeepSeek:战机研发新范式悄然成形
据王永庆介绍,团队已将DeepSeek大型语言模型技术嵌入战机研发全过程中,包括气动布局分析、飞行控制系统参数模拟、任务配置智能规划等关键环节。DeepSeek以其强大的文本理解和知识归纳能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流程中数据过载、流程冗长、推理滞后的痛点。
与传统方案相比,DeepSeek能在几分钟内处理过去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完成的资料汇总与对比工作。它还能基于现有飞行数据训练形成推理模型,自动给出针对性优化建议,提高方案设计效率,降低研发风险。
二、支撑J-15、J-35等多型战机创新发展
沈飞作为中国航空军工核心力量,参与设计的战机包括海军的J-15“飞鲨”舰载战斗机以及第五代隐身舰载机J-35。在这些项目的持续优化与改进中,DeepSeek已开始发挥作用。
尤其在J-35隐身战斗机未来的“多用途”版本开发方面,DeepSeek可辅助快速完成多种任务类型的数据分析与模拟预测,包括对空、对舰、对地作战适配方案的集成评估。王永庆表示,目前J-35的改进型号正在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
三、AI设计第六代战机?J-36与J-50已“初现端倪”
在更高一级的第六代战斗机研发中,中国也迈出坚实步伐。据业内消息,J-36与J-50这两款神秘战机已进入测试阶段,相关图片和视频不断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或将在这些超前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模拟推理、战场态势预测与多目标任务算法的集成,DeepSeek有望帮助中国战机实现从“人主导”向“AI协同”的跃升。
四、DeepSeek加速国产AI在军工产业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DeepSeek是近年来中国AI领域涌现出的明星产品之一,其系列模型已多次在全球大型语言模型榜单中取得领先地位。最新一代DeepSeek-R2模型训练成本较GPT-4降低了97%,且已开始采用华为自研昇腾芯片进行大规模部署,为国产AI芯片生态注入强劲动力。
这意味着,中国已基本打通“AI模型—芯片—工程落地”的全链条,从而在航空、航天、兵器制造等核心产业中实现AI自主可控。
五、AI辅助工程师释放创新潜能,不是替代而是升级
王永庆明确指出:“AI不是来取代工程师的,而是帮助他们跳出重复工作陷阱,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创造性设计上。”正如他所言,DeepSeek目前主要承担的是“助手”角色,例如在系统分析、风险评估、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做出即时反馈,帮助设计人员优化判断、提升效率。
在未来,随着DeepSeek技术不断升级,其角色将逐步从“助手”向“合作者”过渡,甚至成为战机系统设计中的“虚拟总师”。
六、结语:DeepSeek开启中国军工AI新时代
当前,AI正从实验室走向实战,从算法模型走向武器装备的核心支撑。而DeepSeek的崛起,不仅象征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更代表中国科技力量正逐步走上“科技强军”的自主路径。
未来,随着DeepSeek深度融入航空、航天、舰船、导弹等各大军工系统,中国将在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现代战争中取得先机。
这是一场关于智能化战斗力的比拼,而DeepSeek正是中国在这场比拼中最锋利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