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科他州大学(DSU)深入调查:警惕DeepSeek的隐私风险与安全问题

在全球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DeepSeek作为一款语言模型,因其比其他类似应用运行速度更快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其应用的普及,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尤其是该应用背后是中国公司这一事实,使得多个国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为了深入探讨DeepSeek的潜在风险,达科他州大学的数字取证实验室决定开展一项详细的研究项目。

DSU数字取证实验室: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导者

达科他州大学的数字取证实验室,一直以来致力于网络安全和技术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阿丽卡·库尔姆博士(Dr. Arica Kulm)表示,深入调查DeepSeek的隐私问题,是为了验证公众的担忧并明确是否存在实际的安全威胁。在实验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全面分析了DeepSeek的使用情况,重点研究了其数据采集和隐私保护机制。

实验室副校长阿什莉·波德哈德斯基(Dr. Ashley Podhradsky)表示,该项目展示了学校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厚积累,同时也是对新兴技术和网络犯罪问题的回应。

DeepSeek的隐私风险:数据泄露与偏见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了DeepSeek的多项安全隐患。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是数据泄露。尽管公开数据显示没有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但其他研究表明该应用程序确实存在明显的漏洞。这些漏洞为潜在的黑客攻击提供了可乘之机,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被盗取。

更严重的是,DeepSeek会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而这些数据可能会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被监控和利用。这种数据处理方式对用户隐私构成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国际用户的使用过程中。

模型偏见:中立性受影响

DeepSeek的语言模型也存在严重的偏见问题。研究人员发现,涉及台湾问题时,模型会默认输出符合中国政府立场的答案。而在历史事件,如天安门事件的处理上,在线版本甚至会删去相关回答,显示出明显的审查痕迹。

结论与建议:谨慎使用DeepSeek

综合所有研究结果,实验室给出的建议是:在使用DeepSeek或类似的应用程序时,应该充分了解其潜在的隐私风险。尤其是对于关心个人数据安全的用户,应尽量避免使用在线版本,而是选择在本地运行应用,以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