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告别“风口上的猪”时代,但细分赛道仍有机会——
家庭餐桌的“便捷家常菜”、餐饮门店的“标准化食材包”、社区团购的“高性价比套餐”……
核心关键:用工业化思维做生产,用大数据精准匹配消费需求。
请记住,所有成功的预制菜企业,都是供应链效率与渠道把控的综合体。
近年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以年均35%的增速野蛮生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然而,2024年行业增速腰斩,部分企业陷入库存积压、亏损倒闭的困境。这意味着预制菜行业从爆发期进入了残酷的淘汰赛阶段。
下面先看DeepSeek对预制菜品牌的评价:
第一,安井食品
优点:预制菜行业龙头,火锅料制品市占率第一;全渠道布局完善,商超、餐饮、电商通吃;研发能力强,锁鲜装、速冻面点等新品不断。
DeepSeek犀利吐槽:产品口味中庸,缺乏特色,“食品界富士康”属性明显。
缺点:高端化不足,依赖低价走量;部分产品添加剂过多,健康属性被质疑;品牌形象老化,年轻消费者认知度低。
现状:在大众市场稳坐头把交椅,但高端市场难突破,未来需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调性。
第二,味知香
优点:专注家庭预制菜赛道,定位“半成品菜第一股”;门店现制模式差异化竞争,新鲜度与便捷性兼具;华东区域市场统治力强。
缺点:全国化扩张缓慢,依赖单一区域;产品SKU少,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加盟店管理松散,品控参差不齐。
下一步,味知香亟需拓展产品线,加速全国布局,守住市场份额。
第三,千味央厨
优点:B端供应链之王,为肯德基、麦当劳等巨头定制供应;标准化生产能力突出,产品稳定性高;研发实力强,紧跟餐饮潮流。
缺点:过度依赖大客户,抗风险能力弱;C端市场开拓不足,品牌认知度低;产品价格偏高,难以打入大众消费市场。
现状:靠B端订单稳定盈利,但C端转型困难,未来需降低大客户依赖,拓展消费群体。
第四,国联水产
优点:水产预制菜龙头,虾滑、烤鱼等单品销量领先;全产业链优势明显,从养殖到加工一体化;出口业务经验丰富,产品品质有保障。
缺点:品牌建设薄弱,C端市场存在感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营销投入不足,难以打开国内市场。
第五,王家渡
优点:眉州东坡旗下品牌,依托餐饮基因,产品口味正宗;主打中高端市场,定位健康、高品质预制菜;研发团队实力雄厚,菜品还原度高。
缺点:价格偏高,消费群体窄;渠道布局单一,依赖自有餐饮门店;品牌推广不足,全国知名度低。
现状:在中高端市场艰难维持,亟需拓展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第六,聪厨
优点:湘菜预制菜专家,剁椒鱼头、梅菜扣肉等单品畅销;价格亲民,性价比高;下沉市场覆盖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