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高管公开表态:因数据安全与审查问题,禁止员工使用 DeepSeek 应用

在2025年5月的一场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微软副董事长兼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首次明确表示,微软已全面禁止员工使用 DeepSeek 应用程序,原因是担忧其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和可能受到中国政府宣传影响。这一举措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

微软内部禁用 DeepSeek,首次公开确认

“在微软,我们不允许员工使用 DeepSeek 应用程序。”史密斯在听证会上表示。他所指的是 DeepSeek 推出的桌面与移动端聊天机器人服务。

不仅如此,微软也并未在其应用商店上线 DeepSeek 应用。虽然许多国家和组织早已对 DeepSeek 实施限制措施,但这却是微软首次公开明确禁止其内部使用这一人工智能工具,态度坚决。

微软担忧:数据存储在中国+受宣传影响

根据史密斯的陈述,微软的禁令源于以下两个主要担忧:

  1. 数据存储地点问题DeepSeek 的隐私政策显示,其用户数据默认存储在中国境内服务器。这意味着该数据需要遵循中国相关法律,而这些法律通常要求企业在必要时向国家情报机关提供信息。
  2. 内容输出可能含有政治宣传倾向:史密斯警告称,DeepSeek 的回答有被中国政府影响的风险。作为一款由中国团队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DeepSeek 一直被指在涉及台湾、西藏、新疆、六四事件等敏感议题时存在严重的内容审查。

微软虽上线 DeepSeek R1 模型,但区别明显

尽管在应用层面微软明确拒绝使用 DeepSeek,但早在今年初,微软却通过 Azure 云平台上线了 DeepSeek 的 R1 模型,引发外界讨论。

不过,微软方面强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DeepSeek 应用程序(App):直接由中国公司提供服务,涉及数据回传中国、受控风险较高。
  • DeepSeek R1 模型开源版本:由于 DeepSeek 是开源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模型、部署在本地服务器中使用,从而规避数据传输至中国的风险。

微软表示,在将 DeepSeek R1 模型纳入 Azure 时,进行了严格的红队测试与安全评估,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改”,以“移除有害的副作用”。至于具体做了哪些更改,微软拒绝透露细节,仅表示“修改确保其符合微软标准”。

对比:微软是否也封锁其他 AI 对手?

外界也关注微软是否对其他竞争对手采取了类似做法。观察发现:

  • 微软的 Windows 应用商店中可以找到 Perplexity(另一个主打搜索问答的 AI 工具)。
  • 但却搜不到谷歌旗下的 Gemini 聊天机器人,甚至连 Chrome 浏览器都未能上架。

这让人不禁思考,微软是否在以“安全”为名,实则进行市场控制?不过,就目前看,微软仅对 DeepSeek 采取了全面内部禁用的强硬措施。

DeepSeek:中美科技竞争下的新焦点

DeepSeek 是中国AI公司推出的开源大语言模型,其自发布以来,以强推理能力、低资源运行等技术亮点受到开发者关注。但与此同时,其政治敏感性与数据管控合规性问题也持续受到国际舆论质疑。

在当前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微软对 DeepSeek 的态度表明,企业在使用海外 AI 工具时,正越来越多地考虑地缘政治、安全合规、价值观输出等复杂维度。

总结

微软此次公开“封杀” DeepSeek,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更是一场数字主权、内容自由与国际合规之间的较量。对于企业、开发者与用户而言,这一事件也再次敲响了警钟:在选择 AI 工具时,不仅要关注模型能力,更要审慎评估其背后的数据隐私与信息可信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