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当前中国AI市场的竞争格局发表了重磅观点。他特别指出,专注于纯文本生成的AI公司DeepSeek面临市场挑战,并宣称:”文本模型的市场正在萎缩。”这一言论直接剑指近年来快速崛起的AI新锐DeepSeek。
百度发布新一代多模态模型,直指DeepSeek短板
百度此次高调推出了两款全新多模态模型——Ernie 4.5 Turbo和X1 Turbo,不仅支持文本处理,还能解析音频、图像和视频内容。李彦宏在演示中强调,相比DeepSeek的纯文本模型R1,百度新产品:
- 具备更全面的多模态能力
- 生成速度更快
- 运营成本更低
- 产生”幻觉”(错误信息)的概率更低
“现在的竞争格局每天都在变化,市场上不断涌现更强、选择更多的模型。”李彦宏表示。这番话明显针对DeepSeek等专注单一模态的AI公司。
DeepSeek的崛起与挑战
尽管遭遇质疑,DeepSeek自今年1月发布R1模型后,已迅速成长为中国领先的大语言模型提供商之一。其技术特点包括:
- 专注于文本生成优化
- 在开发者社区获得高度评价
- 已被集成到百度的企业平台和部分应用中
据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DeepSeek工程师正全力开发下一代模型R2和V4,显示出这家初创公司持续创新的决心。
中国AI市场的激烈竞争
百度此次高调发声的背景值得玩味:
- 商业模式调整:百度已取消聊天机器人订阅服务,转向开源策略
- 竞争对手围剿:面临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多模态开源模型竞争
- 技术路线之争:纯文本VS多模态的产业方向选择
Forrester Research副总裁Charlie Dai分析认为:”百度的新动作将加速中国各行业AI应用落地,同时加剧与阿里云、华为云等厂商的竞争。”
硬件布局与地缘政治影响
百度同时宣布:
- 已建成包含3万块昆仑P800 AI芯片的计算集群
- 声称该集群可支持多个类似DeepSeek模型的训练
- 承诺为开发者提供充足算力支持
不过,美国最新的芯片出口管制可能影响百度子公司昆仑芯片的未来发展,这为中国AI竞赛增添了变数。
行业展望:多模态是否是必然方向?
虽然李彦宏看衰纯文本模型,但DeepSeek的案例证明:
- 垂直领域的深度优化仍具价值
- 文本生成在特定场景需求旺盛
- 初创公司可通过技术突破挑战巨头
这场百度与DeepSeek的较量,本质上反映了中国AI产业不同发展路径的碰撞。最终胜出的,可能是能够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玩家。
随着DeepSeek新一代模型的即将发布,中国AI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再次洗牌。这场技术路线之争,值得业界持续关注。